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贾过之)12月25日,记者从“贵州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助力脱贫攻坚新闻通气会”上获悉,2018年贵州用好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已筹集资金136.42亿元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
新闻通气会现场
据了解,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已将易地扶贫搬迁列为“头号工程”,三年内搬迁188万人,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通过牢牢把握“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的根本要求,在国家给予一定补助的基础上,贵州省人民政府出面进行了融资,坚持易地扶贫搬迁资金实行省级统贷统还、坚持不让贫困户因搬迁而负债。
同时,经原国土资源部第四次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部际联系会议同意,除文件规定14个深度贫困县外,贵州7个乌蒙山片区县同样适用,因此,贵州全省共有21个县(市、区)可参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流转。
2018年贵州省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助力脱贫攻坚,筹集扶贫资金136.42亿,主要有三种方式。
贵州省自然资源厅王春副厅长介绍相关情况
省内各地依靠增减挂钩政策,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拆旧复垦筹集资金60亿元。2018年,对经济相对发达、用地需求量较大的地区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向省里申请调入3万亩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级财政部门根据各地调入指标的情况,按照20万元/亩的标准,通过上下级结算,从节余指标调入市、县划转调剂资金,用于归还易地扶贫搬迁贷款资金。
深度贫困地区依靠国家特殊支持政策,实施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筹集资金61.2亿元。经省主要领导亲自带队,省自然资源厅、省财政厅积极落实、主动争取,国家2018年下达贵州省跨省域调剂任务20400亩,可获得中央调剂资金61.2亿元(按每亩30万元计算)。
省内各地依靠自身动力,实施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内流转交易筹集资金15.22亿元。通过鼓励各地在完成国家下达的跨省域调剂任务和易地扶贫搬迁拆旧复垦任务并归还相应省级贷款资金的基础上,加大其他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力度,进一步做大省内市场,创造更多收益用于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也就是说,这部分地方自己投入自己生产所实施的增减挂钩项目,其节余指标收益归地方自己所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